泰州生活网

搜索
查看: 3265|回复: 1

[楼市] 房地产界七宗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0 11: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房地产经济是否存在泡沫存有较大争议,但各界一直认为其挽救了中国的GDP、挽救了中国投资型经济,甚至可以说中国对近年来世界经济所做的贡献,大部分都要归功于基本建设投资与房地产开发。在拉动内需、调整经济结构之时,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短期目标甚至可以说为了拯救中国经济,银行与房地产、地方财政与房地产、建材制造及建筑安装业等与房地产是血脉相连、生死相依,尤其是地方财政与房地产已经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了。在中央下决心整顿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与房地产业界唇亡齿寒地心照不宣,博奕和较量已经开始并将持续,究竟鹿死谁手实难预料。

    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其实是一块烫手的山芋:闻着香、吃着甜,但是容易烫了嘴,吃多了或便秘胀气或腹泻拉肚。房地产对于当前中国的影响,已经涉及全方位各领域,不论政治、经济、社会还是文化都可见其活跃的身影;不论官场、商场还是娱乐场都可见其独领风骚。对房地产市场一片兴旺的功过评说与是非评判,坊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爱之深则恨之切,笔者以批评的眼光加以批判,希望这个行业能健康发展、持续发展。

    罪之一:利诱地方政府饮鸩止渴

    北京、上海、重庆等一线城市的经济统计数据表明,土地财政(主要是土地出让金)已经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3强,加上房地产业的直接税收,这个比例已经达到或者超过50%。而部分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财政收入比重甚至更高。

    在此“利好”情况下,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快速增长导致财政支出规模随之不断扩大。为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地方政府大举举债进行城市开发、大举卖地推动房地产开发以壮大土地财政。

    短期来看,这是良性循环水涨船高;长远来看,这是恶性循环饮鸩止渴。土地资源终究有限,房地产市场也终究要面临回归,届时地方财政已经居高不下,地方政府将如何应对庞大的债务和支出规模?

    现在,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已日益成“瘾”欲罢不能,被“绑架”在房地产“战车”上骑虎难下。

    罪之二:腐化政府官僚贪赃枉法

    在法制建设尚待完善和加强的当今中国,经济领域内权钱结合的暗箱操作客观存在。房地产开发的利润空间巨大、市场竞争激烈,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具有比较明显的代表性和普遍的必然性。在已经披露的重特大贪腐案件中房地产巨贾的身影比比皆是,他们大肆运用糖衣炮弹腐蚀拉拢有关领导和相关岗位上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土、规划、发改、银行、税务等部门成为重点“攻关”领域,所以也成为当前腐败案件的重灾区。

    笔者与一位业界的亲友闲聊,他有时咬牙切齿痛恨如何官僚腐败,有时眉飞色舞吹嘘如何暗渡陈仓。这是房地产业界的共同心理和普遍现象,一方面担忧被腐败官僚排除在外难以分一杯羹,另一方面希望官僚腐败而能攫取最大利益。

    当然,官僚腐败主要是内因,但外因的强烈腐蚀也确实“功”不可没。一些要害部门的官员前赴后继坠落于腐败深渊,固然有体制和素质的主因,但社会环境的强烈影响也实是关键。房地产业在某种程度是上来说就是一把见血封喉的毒刀,刀尖下的贪腐者与其说是共犯,不如说也是受害者。

    罪之三:扰乱经济秩序釜底抽薪

    实际上,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始终存在,但每一次调控,房地产业界不仅强力抵触,而且公开叫板。他们变着法子瞒天过海或曲线救市,套取银行资金不遗余力、钻经济法规和政策的空子驾轻就熟、对抗市场调控也是肆无忌惮。

    事实上,房地产业界在作出重大财政“贡献”的同时,偷逃国家税收和规费基金的行为也有恃无恐。他们仗着有地方政府的支持、靠山官僚的关照和自己移花接木的伪装,普遍逃避纳税缴费义务已是不争的事实。

   罪之四:榨取百姓钱财劫贫济富

    经营者利润丰厚则必然是消费者负担沉重,房地产业继续作为暴利行业,搜刮民脂民膏何其广、何其甚?中国百姓的习惯心理是,宁愿节衣缩食也要置田建房,购建一套府宅才能艳羡乡邻、光宗耀祖。于是在房地产商的指挥棒下,民众闻风起舞,不惜将毕生积蓄甚至借贷资金投诸房市,滚滚财源流进了房地产商的腰包。普通民众付出巨大代价确实能改善住房条件,但即使房价飙升增的也只是身价而不是真正意义的财产。

    笔者有很多朋友从实业涉足房地产业,一年的利润就超过了过去打拼十数年的所得,可见利之暴也。而大多数工薪阶层若想在城市安身立命,被住房、教育、医疗包括养老育幼的巨额支出压得喘不过气来,唯有辛勤劳作、苦苦挣扎才能养家糊口。于是财富更快地向少数人手里集中,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这鲜明的对比怎不使人心生悲凉?

    罪之五:激化社会矛盾火上浇油

    中国的城乡房地产开发,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市场行为。房屋销售基本由市场定价,但土地资源的征集调配却是计划经济。时至今日,土地的征收与拆迁,依靠的仍然是行政推动。“拆”你没商量,“牛”的不是“钉子户”而是“拆迁队”。因为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所以官商必然结合;因为有着根本的利益冲突,商民矛盾必然转化为官民矛盾,于是群起上访,于是以死抗争,激烈性对抗不可避免甚至愈演愈烈,社会矛盾不断公开化和深刻化。

    事实上,由房地产开发引发的拆迁、安置纠纷和房地产价格暴涨所给普通带来的心理冲击、经济压力,是一系列社会矛盾的发酵粉和催化剂,房地产业不时扮演着煽风点火、火上浇油的不光彩角色。

    罪之六:毒害传统文化迷惑视听

    中华文化,历来崇尚节俭、追求淳朴、提倡知足长乐,而房地产业注重市场营销和经营策划。在房地产的广告文化中,讲求的是档次、充斥的是奢华、弥散的是享乐。有的广告不近人情居高临下,如“价格都不能承受,还谈什么享受生活?”、“解放思想,先住洋房!”、“每平方米仅售二万八千元!”;有的广告炫富显贵制造等级,如“50万以下身价者,恕不接待!”、“让地段成为地位的天然分界”、“让有身份的人悠然起来!”、“尊崇豪宅,只给少数人享受!”;有的广告伤风败德推波助澜,如“如果你不能给她一个名分,那就送她一套房子!”、“专售二奶小三”等等不一而足。

    这是一个浮躁炫耀的时代,跟我们追求快速经济、快活享受和快餐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换个角度来看,平民们花费毕生心血购买的一套套房子,如果你不说它是“帝豪”、“至尊”,如何能安抚那些被暴利盘剥后的脆弱心灵和清苦生活呢?

    罪之七:侵蚀民族资产瞒天过海

    房地产市场如风卷残云,巨额的利润流入外资的腰包,但即便流进的是所谓“民资”的腰包又如何呢?过去十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各界精英、富商通过技术移民或投资移民的渠道,获取他国永久居民权或国籍。在他们看来,优质教育、清洁空气、安全食品、资产转移、安全感,都将在移民的彼岸得到。其中有几多房地产商人?我无法统计,但知道为数不寡;又有多少资金正在或将被转移到境外?数量一定十分惊人。
发表于 2010-6-12 13: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